人文学院团委开展“‘学’之有道 ‘习’之高效”学习经验分享会

时间:2025-09-26  作者:韩雪  资料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为扎实推进2025级新生学风建设,帮助其快速适应大学节奏、明晰成长路径,人文学院团委于9月19日组织开展“‘学’之有道 ‘习’之高效”学习经验分享会,通过榜样引领为新生搭建学习交流的“连心桥”。

活动伊始,学院团委书记、2025级学生辅导员韩雪围绕“为何建学风、如何建学风”向学生阐述,学风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更是新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2025级新生作为学院学风建设的“新生力量”,要以端正的学习态度锤炼专业本领,以“互帮互学”的责任感营造优良氛围;希望新生既要锚定“会学”的目标掌握科学方法,更要涵养“爱学”的热情筑牢成长根基,在大学中扣好学业“第一粒扣子”。

活动过程中,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汉语言23-1班赵子萱以“把时间‘织’成长的锦缎”为题,分享自身学习经验与时间管理智慧。她从“目标锚定—计划拆解—执行落地—复盘优化”四个维度,系统讲解如何将大学四年目标细化为“学年有重点、学期有计划、每周有安排、每日有清单”;结合专业学习实例,介绍“课堂专注听、课后及时梳、考前系统串”的学习三部曲,破解“课上听懂课下忘”的常见难题;针对时间分配困惑,她分享“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的实操技巧,用“早起晨读半小时、碎片背词十分钟、晚间复盘一刻钟”的具体做法,生动诠释“把零散时间‘串’起来,让学习效率‘提’上去”的秘诀,为新生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学习“方法论”。

随后,汉语言23-1班的陈爱然以“从‘零认知’到‘有成果’”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大学期间在“学业进阶+竞赛突破”方面的成长历程。通过分享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经历,她提出“竞赛并非学业的‘负担’,而是能力的‘练兵场’”这一观点。在备赛过程中,梳理专业知识体系、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这些都能反哺学业提升,形成“以赛促学、以学助赛”的良性循环。她鼓励新生“别怕起步晚,就怕不敢闯”,既应当在课堂学习中夯实基础,也需要在竞赛实践中拓宽视野,在不断尝试与突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指南针”。

本次学习经验分享会既解答了新生学习适应的“急难愁盼”,又点燃了主动成长的“内在引擎”。下一步,学院团委将持续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开展更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育人活动,引导新生在勤学善思中夯实基础,在笃行实干中追逐梦想。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