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活动持续高效有序地开展,10月27日上午9:30-11:30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学生处二楼会议室开展了心理健康课集体备课活动,近20余名授课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杨凤娟、周惠玉、梁圆圆、李兴慧四位老师分别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性心理》进行了讲解、阐释和分享。其次,梁圆圆老师对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管理、重点难点与考试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学生处副处长杨凤娟对本学期课程讲授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二是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心理健康课力求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三是讲课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力求通俗化、科普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坚持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讲授法与体验法“四融合”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模式的推进与教改实践,本次备课活动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科学认知心理变化、情绪变化等心理现象,让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理解、认同、接纳不良情绪和心理变化,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