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用行动筑牢防疫墙——人文学院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时间:2022-03-24  作者:张利南  资料来源:人文学院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文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在静态管理期间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携手共建健康有序校园。

一、积极参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发挥学生会、自律委员会自我管理作用。充分吸纳各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宿舍长、普通学生加入工作队伍,学生干部分工负责,深入学生寝室,传达校园静态管理期间学生管理规定,帮助学生认识到此次疫情的严峻性,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引领在校学生全力配合学校的各项防疫措施和工作安排。畅通线上、线下反馈渠道,开通人文学院学生权益反馈直通车,为学生反映校园内学习、生活等方面困难搭建平台。

发挥学生公寓网格化自我管理作用。校园静态管理期间,由学生公寓楼长、楼层长、宿舍长负责学生公寓文明寝室验收与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每晚实行“寝室长-班级-年级-学院”夜不归寝“四级汇报”制度,杜绝学生夜不归宿。

发挥学生网络舆情安全员自我教育作用。每个班级配备男、女生网络舆情安全员各一名,每日重点关注微信、微博、QQ、科大圈等意识形态问题,尤其是在网络平台具有代表性与重要性的信息,做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

二、互助激励,发挥学生自我服务作用

发挥学生志愿者自我服务作用。在学院党委号召下,组建了人文学院学生公寓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学院安全巡逻队,学生主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志愿者名额迅速被抢占,“大白小蓝”出现在学院的每个工作场景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做到了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盼学生之所盼,用自身行动践行抗疫精神,为构建校园防疫屏障贡献青春力量。

三、朋辈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

发挥朋辈教育的重要作用。召开“心向阳光”心理委员培训会,明确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工作职责和定位,提升沟通技巧。校园静态管理期间,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每日深入学生寝室,关注班级、寝室同学心理状态,对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疏导,第一时间按照“四级联动”制度上报。各班心理委员组织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快乐动起来”室外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疫情,调整情绪。

四、遵规守纪,发挥学生自我监督作用

发挥学生自我监督作用。校园静态管理期间,由班级学生干部负责组织课堂秩序,进行课堂出勤、网络问题的反馈,重点解决学生在网课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问题,克服不按时上课、懒懒散散等“线上病”,保障学习质量,提升大学生自我监督能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郁学习氛围。学院组织学生分年级、分专业开展“最美直播教师”评选活动,通过投票的形式,评选出网课期间学生们心目中的最美直播教师,在领略最美教师风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校园静态管理期间,全院在校大学生切实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激发了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了严格遵守底线、保障健康成长与丰富多彩生活并行的校园生活环境,达到了“自律、自立、自强、自治”的效果。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