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国际教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方案》部署安排,加快推进疫情影响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国教学院多维联动,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盯住一个“点”,精准定位
为落实“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精准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分层次、分类型地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立足学生就业实际需求。通过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启动暨就业推进会,党委书记齐秀强结合学院目前就业困境,提建议、谈方法、讲成效,并结合就业形势,对比往年同期数据,分析了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难点和重点;通过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会暨就业工作专项推动会精准摸排每一名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详细台账,给予精准指导,做到“一生一策”。通过开展系列专题活动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切实提升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就业服务统筹一个“面”,分类推进
为及时对接毕业生求职需求,做到不停歇、不缺位,根据招就处安排的调查问卷精准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就业意向及需求,分类汇总就业信息,分别建立“就业信息速递群”、“出国留学群”、“选调生助力群”、“考研上岸群”、“国企事业单位推送群”分类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需求;针对俄语专业,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国际合作处共同召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处、院联合推进会,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俄语专业16名学生获得了该校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针对报考选调生的17名学生,学院设立专门自习室,定期为学生答疑解惑;针对考研过国家线的16名学生,田晨就考研复试、调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指导;通过就业先锋分享自己的求职历程、求职感悟、个人建议使学生们感受到就业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明确了个人能力、清晰自身需求、端正求职态度。


就业帮扶尽到一份“责”,密切沟通
为做到对学生负责,对用人单位负责,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工办全体成员每天与未就业学生电话沟通、走访寝室,每天主动深入学生寝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对未就业学生和重点群体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做到“不就业、常跟踪”,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关心与关爱。“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学院就业服务质量;党委副书记徐海英向学生多角度推送用人单位信息、全方位联系招就处、向用人单位推荐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企业和岗位信息,保证快速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微信群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指导信息,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网络面试等。通过开展“线上简历修改”和“一对一辅导”活动,围绕“行业发展、职业规划、求职心理、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等内容,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搭建起有针对性的服务框架,辅导员与毕业生一对一指导,解答个性化的就业问题,缓解求职心理压力,精准助力毕业生求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影响下的严峻形势,国际教育学院持续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责任,夯实基础,以稳就业,促就业,抓就业为导向,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日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