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东北网、黑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以《抚北村玫瑰香飘扶贫路》为题,报道了我校重点扶贫项目绥化市绥棱县泥尔河乡抚北村的“泥尔河玫瑰庄园”,抚北村在花香中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鼓起村民口袋,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现将文章转发,以便学习交流。
抚北村玫瑰香飘扶贫路
初秋,绥棱县泥尔河乡抚北村的玫瑰园刚结束了最新一茬采摘期,近千株玫瑰被集束打包,这些“扶贫玫瑰”马上将出现在哈尔滨、绥化等地的大型花卉市场。
玫瑰种植产业从无到有,从单一品种到如今的争奇斗艳,黑龙江科技大学派驻抚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齐秀强坦言:“在北纬47度种植玫瑰是大胆的尝试,也是科技扶贫的一次成功试水。”
作为工作队队长,吃农家饭长大的齐秀强既有着原乡者的熟识,又带来了外乡人的巧思。寒地黑土种玫瑰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做法,却在科技的助推下成为抚北村的立村支柱产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齐秀强介绍说,目前,在玫瑰园区大面积种植的“龙玫一号”是一个专利品种,该品种不但顺利实现了北纬47°的寒地越冬,而且花瓣多、品相好、颜色正等优势,也让“龙玫一号”在线上线下迅速抢占市场。
玫瑰园的顺利达产让抚北村有了脱贫底气,也改变了村民传统的农耕观念。2017年末工作队引进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第四代节能日光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大棚比普通大棚高出30厘米,不但方便覆膜越冬,更可防止滴水破坏玫瑰品相。四层覆膜技术让即使在极寒天气下棚内温度仍可保持在15摄氏度,突破了玫瑰花种植的地域限制。今年,工作队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了占地200平方米的保鲜库,延长了玫瑰花的花期,也可实现错峰销售,让玫瑰花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如今,玫瑰园已经成为抚北村的立村产业,园区成立以来,先后有24户贫困户在玫瑰园务工增收。贫困户王志霞拿着每天80元的工资摆脱了贫困。
泥尔河乡党委书记曹伟介绍道,抚北村玫瑰园项目的成功,是科技助力扶贫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也为下一步即将打造开发的乡村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黑土地种植玫瑰是个新鲜事儿,已经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就为一赏黑土玫瑰的惊艳。玫瑰将与弱碱水、鸭稻米一样成为泥尔河的新标签。
如今的抚北村在花香中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鼓起村民口袋,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2018年,玫瑰园区成为省农科院新技术试验基地、绥棱县职校农村文化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文/摄黑龙江日报记者 刘心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