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以“把论文写在百里矿山,把项目做到千尺井下”为题报道我校师生事迹

时间:2023-10-31  作者:  资料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有这样一群人,逆向而行、自找苦吃。在校生自找苦吃,在大工程、大实践氛围中长本领、增才干;毕业生自找苦吃,就业时到基层、到矿山,到艰苦一线落地扎根;教师科研团队自找苦吃,把论文写在百里矿山,把项目做到千尺井下,在解决地方煤炭行业卡脖子问题上勇于揭榜,奋力攻关。

走进黑龙江科技大学,揭晓学校师生“自找苦吃”背后的答案。

以苦为荣,加强校史和择业观教育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一所学校的奋斗发展史对师生来说是最有感召力的教科书。黑龙江科技大学始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矿业类院校。学校的奠基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组织指挥者之一,新中国能源工业和煤炭教育的开拓者,无产阶级革命家陈郁同志。陈郁同志的夫人袁溥之是黑龙江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建校之初,最急迫的任务就是为解放战争能源保供提供管理和建设人才。陈郁当时提出“火车开到哪里,煤炭就供应到哪里!”的口号。但办学之苦难以想象,学校几乎是无师资、无校舍、无资金的“三无学校”。陈郁和夫人亲自参与教学,“三人办学”的佳话由此而来。除此之外,边疆办学之苦、东北严寒之苦、匪患袭扰之苦接踵而来。即便如此,学校仍然为煤炭生产一线培训了近500名管理和技术人才。后来,从这所学校走出了一大批服务煤炭行业的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能源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煤炭工业的脊梁”“矿业工程师的摇篮”等美誉是学校办学成效的真实写照。这段辉煌创业史已凝结在校史馆一张张老照片和一声声讲解中,也浓缩在一堂堂新生入校教育的课堂上。红色故事感染莘莘学子,以苦为荣照亮精神谱系。

就业,是学生的幸福线、社会的稳定线和学校的生命线。黑龙江科技大学因其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就业工作还要面临地处边疆、欠发达地区办学以及面向艰苦行业就业等多重挑战。

学校通过校史教育与择业教育相衔接,建立了校内各部门协同的全员就业工作体系。从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到学生自身都参与其中,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并高效运行。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基层就业、艰苦行业就业典型选树及朋辈引领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自找苦吃”。

“我就是要自找苦吃,到矿上以后,哪里最艰苦我就到哪里去。”黑龙江科技大学资源勘查专业2023届毕业生刘飞说。这位00后阳光男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分到龙煤双鸭山东荣三矿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去,到艰苦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学校2014届毕业生王海默扎根龙江煤炭行业,现为龙煤七台河矿业有限公司技术副区长,2023年他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像刘飞、王海默这样“自找苦吃”的毕业生在黑科大不在少数。正因为如此,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

以苦为伴,抢抓机遇完成校园整体搬迁

上世纪末,受办学地域限制,学校招生及人才引进面临挑战,学校处在生存发展的十字路口。当时学校领导班子抢抓历史机遇,果断决策:到省城办学!为学校的未来突围!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这是一条非同寻常的迁徙之路,这更是一次跳出舒适圈的自找苦吃!

没有土地怎么办?千方百计、多路出击,搜集省城闲置土地及有合作意愿信息。从企业找到学校、从江南找到江北,前五次合作协商均告失败,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与一家企业达成购地协议。

没有资金怎么办?成立融资小组,跑各大银行、跑信贷机构、跑政府机关、跑个人捐助,甚至跑典当平台!教师学生踊跃捐款、慷慨解囊,终于凑够了首批购地资金。

没有校舍怎么办?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定规划、定工期,日夜加班、马不停蹄,克服资金短缺、北方工期短等困难,从开始筹建到新校区正式投用,7500名新生顺利入住,用时仅1年零4个月。

两地办学怎么办?为实现新旧校区协调发展和顺利过渡。哈尔滨-鸡西两地需同时办学。几乎全体教师家都在鸡西,但要在哈尔滨工作。教职工每月最多乘坐一次通勤大巴往返两地,车程至少七个小时;还有一批人走水路坐船上班,因为学校地处松花江北岸,当时过江通道少绕行距离长。坐船上班看似惬意实则艰辛,等船和航程也要近一小时。有教师把两地通勤故事写成诗歌“大金龙(通勤大巴俗称)我爱你!”这首诗如今在校史馆内循环播放,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永恒记忆。

以苦为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多年办学实践中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了科教、学科、专创、产教“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自找苦吃”作为重要一条贯穿始终。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也最辛苦!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因地制宜开展劳动育人。冰雪北国,美不胜收。但冬季清冰雪却是大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定下了“以雪为令、雪停路净”的规矩。几十年过去,从鸡西到哈尔滨,一路走来,规矩不变,现在仍是科大学子的自觉行动。雪后的大学校园,处处可见大学生冒凛冽寒风、挥铁锹扫帚清雪的场面。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大工程”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在这里,学生们磨小锤、车蜡台、焊零件、操数控,干得热火朝天。这对工科学生是常规操作,但特别的是,在这里进行工程技能训练的是包括文管类学生在内的全体在校生;在学校占地近8000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地下虚拟矿井里,巷道曲折、寒气袭人。这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实习实践平台。一入科大门,就是科大人,即便将来不干矿,但要了解矿业特点、体验矿工艰辛,只有身受方能感同。

在学校体育场看台下面建了一圈临时用房,校内称之为“周转房”,由于坐落在看台底部,房子内部呈一面坡楔形格局。就是在这样狭小逼仄的空间里,电气学院教师邓孝祥依然率领他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电力电子竞赛中屡创佳绩。

合作企业给黑科大学生的评价中,“踏实、肯吃苦”成为高频词。学校鼓励吃苦和学生自觉找苦同频共振。

以苦为径,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为满足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了龙煤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不是新概念,而直接面向艰苦行业甚至危险行业办学是其最突出特点。

龙煤现代产业学院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进行理论课学习,大四学年利用一整年到龙煤集团顶岗实习。拜现场技术人员为师,下井升井、罐笼矿灯,这些对00后大学生是一个艰巨考验,他们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苦。尽管如此,仅2023年,学校就有近300名毕业生奔赴龙煤集团所属四个矿业集团工作。

“大情怀”要有“小切口”,这个切口就是鼓励学生到基层、到产业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自找苦吃”。黑科大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将其固化为制度,打造成体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生的苦干实干为他们自己赢得了尊重,也为学校带来了荣誉。目前,国家煤科总院沈阳研究院30%左右的科技与管理骨干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国有及地方煤炭企业70%左右的技术与高层管理骨干也出自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20余项国家级和80余项省部级荣誉。

以苦为乐,主动服务矿山企业

只有敢于自找苦吃的老师才能带出自找苦吃的学生。学校有一大批教师在矿山生产一线当先锋表率。他们深入企业搞科研,实打实解决企业需求。

“咱们的采掘工作面咋样了?甲方提出的月产6万吨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这是学校博士生导师刘永立教授在病榻上的焦急询问。刘教授是国家安全生产及救援专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也是黑龙江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刘永立教授多年致力于矿山应急救援、灾害防治及智能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他问的内容就是关于“揭榜挂帅”项目,该项目旨在攻克省内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这一卡脖子难题。项目总合同额1.2亿元,是学校建校以来经费最多的两个科研课题之一。刘永立教授组织了全国14家单位协同攻关。目前项目已接近收尾阶段,前期已完成装备地面试车及井下工作面试采,试采产量超过合同指标近70%,正在为进一步上产量、破纪录冲刺。但在一次井下巡检中,刘永立突感腹部不适,诊断结论为小肠大面积血栓,已经坏死,必须全部切除。周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乐观豁达的汉子,生病前一天还在出差。他率领项目团队近百名师生年平均下井1000多人次。建设了极薄煤层智能开采管控平台,研发了煤矿火灾防治与重大灾害监测关键技术。相关成果已在省内外十几个煤炭企业推广应用,为地方节能增效4亿多元。

“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扎根基层苦、边疆办学苦、高危行业更苦!但这些苦可以磨炼意志、增长见识、历练本领、塑造品格。黑龙江科技大学这群人就是靠着这股自找苦吃的精气神走到今天,也将靠这股精气神走向未来!

“更名不改姓、迁校不拔根”是黑科大师生的口头禅,“不改姓”指的是不改办学宗旨和矿业特色,依然要百里矿山寻宝藏、千尺井下写忠诚!“不拔根”指的是永远保持奋斗姿态、传承办学精神,核心是四个大字:自找苦吃!(高志刚)

快速导航